国家住宅工程中心长期深耕城市与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致力于发挥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减碳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城市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在绿色建筑技术、节能技术等方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及实践经验。目前,我们的研究视野已从单一的绿色低碳建筑扩展至更广泛的区域碳排放研究,包括碳排放的核算、评估与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期,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研究团队在《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未来,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将持续深化建筑碳排放监测、区域碳治理支持、绿色零碳建筑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方案和标准研究,创新并推广以数智驱动的规划和建筑减碳技术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精准治碳提供新模式。
01、文章导读
双碳目标背景下,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碳中和建设、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的战略重点。然而,目前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减排目标和低碳规划技术手段的融合,导致国土空间规划控碳的行动路径仍不清晰。为此,针对县级城市,从土地利用视角切入,构建了一套融合“方法—机制”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一方面,开发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控碳方法体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碳效应的“核算分析—预测评估—干预调整”,为低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编管结合”的控碳机制,将减碳目标与低碳技术系统统筹在以空间规划为载体的编制框架内,并为空间规划引领碳中和建设提供公共政策保障和智慧管理平台。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方法应用与机制探索,证明了县级空间规划控碳体系的有效性,可推广到其他县级城市的碳中和实践中。
02、视角切入
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国土空间规划控碳原理
碳排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碳效应(单位用地面积的碳排放强度)可以一定程度表征碳排放水平,因此,土地利用适宜作为空间规划认知碳排放影响机理与调控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与媒介。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框架(图1),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土地用途管控、数量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三种方式影响城市碳排放。
▲ 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作用原理
03 体系构建
基于“方法-机制”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
研究紧密结合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针对县级城市,提出了融合“方法—机制”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图2)。新体系由优化方法和机制保障两部分组成:方法部分主要针对空间规划能够直接统筹的减碳目标,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方法创新实现空间规划的直接控碳效用。充分运用各类定量分析和模型模拟技术,创新用地碳排放的核算、评估与优化方法,形成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控碳方法体系。机制部分主要针对国土空间规划难以直接统筹的减碳目标,通过“编管结合”的机制创新,发挥空间规划在碳中和目标推进过程中的统筹引领作用,实现间接控碳效用。重点是在保障低碳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同时,通过划分减碳权责边界、明确工作范畴、建立协同平台等方式为其他领域或部门提供工作接口,使空间规划从单一技术转变为协同平台。
▲ 融合“方法-机制”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
▲ 基于“核算分析—预测评估—干预调整”的空间规划控碳方法框架与技术支撑
▲ 结合既有体系的县级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最终,通过方法和机制的创新融合,重塑碳中和背景下县级空间规划控碳体系,使减碳目标能够系统地统筹在以空间规划为载体的框架内,实现空间规划的减碳效果和低碳行动保障。
04 案例验证
长兴县国土空间规划碳中和路径
长兴县区域碳排放核算与评估结果:
▲ 长兴县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左)/碳吸收(右)地图
▲ 长兴县中心城区规划方案用地碳排放空间分布
长兴县区域碳排放干预与调整结果:
(1)县域尺度:基于分区分类的县域用地碳排放管控。
▲ 长兴县县域分区分类的土地利用低碳管控策略
(2)城区尺度: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方案用地调整
表1 长兴县中心城区规划方案数量结构低碳优化(作者自绘)
▲ 长兴县中心城区规划方案空间布局低碳优化(左为优化方案,右为原规划)
引文信息:
刘泓江,闫凤英,尹文超。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研究——以长兴县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4,3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