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内卷不中标”“史上最高标准”……以上均是新风行业对温州“温馨教室”工程的论断,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讨论也属实沸沸扬扬。尽管“温馨教室”项目中招标的要求极高,但更多声音都是持肯定态度,认为尽管存在部分企业参数虚标参与其中的可能性,但评标的方式相对规范,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也能形成正向飞轮,敦促新风制造企业更重视产品品质,并为其他招投标项目树立标杆。
现状:日趋规范但沉疴难消
目前无论是地方政策、还是新国标都在引导新风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但也仅仅只是“引导”,相关行业规范只是推荐而非强制性标准,也给部分投机企业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已经在标准稀缺、无序发展状态中摸索前进良久的新风行业,尽管有外力在逐步规范,但目前似乎沉疴难消。
不难发现,缺少权威完善的系统性标准指导,强有力的国家机关的监督管理,大量非专业品牌涌入高速发展的新风市场,因不合理的设计与不规范的安装所引发的质量问题几乎是行业痼疾。行业的野蛮发展背后则是标准缺位、价格体系混乱、体验渠道受限等等普遍的问题。不少厂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大量时间和人力投入到概念炒作而不是研发更好的产品,而这也成为新风系统健康而持续发展的掣肘所在。
为了更好的规避如上问题, 温州“ 温馨教室” 工程不仅依据的原本就是 “史上最高标准”——新国标GB/T21087-2020《热回收新风机组》, 相较于老版的国标GBT 21087-2007 整体上已经有了更高性能和更全面的要求,而且在此次“温馨教室”工程在评分标准上,大多数产品技术参数以国标为基准不得分,超出国标方可加分。尽管在招投标过程中,这样的“矫枉过正”让部分竞标企业为了得分最大化,不得不抛开实际应用环境最大限度提升产品性能,但立足于对产品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投标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制造企业释放出只有着力提升产品性能才能更有市场的信号。
曼瑞德集团战略项目部朱翰章就表示,“新国标不是强制执行,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招标单位采用,对于行业的约束性也有限。不仅如此,新国标的更高要求也让部分制造企业难以实现,某种层面而言,不太容易实现的标准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所以对于新风行业来说,更多还是要靠头部企业的带头,做好技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相对于结果,温州校园新风本身就是一个‘向好的风向标’,或许能给全国的校园新风招标树立一个范例。制造企业要做时间的朋友,踏踏实实做好技术储备,做难而正确的事。”
所以,近两年在疫情的催化和政府机关的宣导下,民众对新风净化设备的认知度和使用意愿越来越高,而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推出的新风净化行业新规或标准等等,也都在昭示着在多方力量的加持下,新风净化系统正稳步朝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区别于中央空调行业标准的强制性,新风行业的规范均为推荐标准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此次“史上最高标准”的新国标也不例外。推荐标准仅仅只是为招标公司和相关甲方部分的监督提供相应依据,参数是否与实际一致并不受国家相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也让部分制造企业有空可钻,“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依旧频发。
基于此,深圳市英维克健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彪也表达了自己担忧。“大健康行业刚刚起步,我们希望这个产业能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从市场到产品都要有相应的检测规范,最大程度的避免投机型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产品在研发和投产过程中,需要付出非常多精力,但市场得不到规范,就会影响真正想做好产品的企业。就英维克自身而言,我们围绕健康的空气环境入手,产品设计和技术都围绕影响人类健康的指标展开,就目前而言,我们的产品已然能够达到且超过新国标规定的范畴。”
未来:多维加持但任重道远
事实上,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均表示“苦新风行业标准稀缺、无序发展久矣”,只有在新风产品的生产、检测、项目施工、安装、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多维规范和加持下,才能真正实现新风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化发展。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这个目标仍旧任重道远。
艾尔文相关负责人直言道:“新风系统的招投标一直乱象丛生,各种虚标现象使得市场竞争混乱。此次温州‘温馨教室’工程招投标我们也有关注,希望能够给行业带来发展‘新风向’,至于具体影响和变化还不太好说,要根据各地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不管行业如何发展,坚持高标准做好自己最关键。为此,艾尔文新风系统在控制面板标配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从数据的角度让客户明确知晓自己使用的新风系统是否达标,用结果来说话。这就要求艾尔文要确保产品性能达标,同时也倒逼商家一定要规范化施工。”
不仅如此,甲方对产品有更专业的认知,对因地制宜的设计要求更高,也将成为新风制造企业和渠道商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此次“温馨教室”的招投标项目中,不难发现,甲方对于产品的要求细节研究相当透彻,评标的方式也更为规范,这背后不仅仅对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渠道的安装落地,以及行业的规范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就此间甲方提出的标准规定来看,虽然是比常规项目要求更高,但并不是完全不合理,很多都是站在应用产品的角度来考虑的。以产品技术参数作为加分项总比以‘商务’作为评分标准好。至少参与投标的各家企业可以有统一的标准,商务分很多时候并不是客观的评价。不过这个标杆树立起来之后,能否立竿见影地对行业产生影响,可能要看后续其他项目和制造企业的跟进情况,目前不好判断。” 德国博乐通风集团中国副总经理朱纯波表示。
就如何更好的规范招投标中的乱象,朱翰章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说的是个人建议,并不完全代表企业。为保障新风产品和7 年服务的质量,建议对竞标企业设置最基本的资格门槛,新风是新兴的专业性比较强的产品,不是谁都具备竞标能力。个人觉得以后可以采用‘邀请招标’,通过工厂实地考察,筛选出合格的邀请对象。建议加强‘投后管理’,严格的招标流程、规则也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在教室新风安装、服务过程中,可由人大、政协、市场管理局构成督察组,监督中标企业严格按合同履约,防止以次充好。”
不难发现,大多数成规模的新风制造企业而,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市场乱象的整肃期待已久,无论是产品的具体参数、安装施工,还是招投标环节中的规则等等,都迫在眉睫。对于这部分制造企业而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仅能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为明确的规划,同时也能引导行业趋向规范。其中,以兰舍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在生产研发上以更高要求和标准规范自身的同时,还立足自身实战经验,制定了行业施工规范和标准,试图从现场规范、安装材料、工艺标准及调试验收等方面对安装环节做出详细规定,填补行业在安装标准规范上的空白,解决行业终端安装长期无标准可依的现状问题。
市场的标准规范不仅有利于需求面的快速打开,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新风系统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中央空调行业而言,新风行业仍属于处在成长期的新兴发展市场,行业规范缺失、产品的参数虚标、安装服务的滞后等等,都是其成长发展中的必经之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风行业中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各大制造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新风行业的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