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五恒”技术专业知识
1.“五恒”技术涉及哪些专业知识?
2.建筑环境与能源专业研究什么?
3.暖通空调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4.适合人类的室内环境是怎样的?
5.建筑性能主要指标有哪些?
6.绿建软件有哪些主要功能?
7.热舒适条件有哪些内容?
8.湿舒适和空气质量条件有哪些?
9.气流组织是什么样的?
10.风口的分类与选型有哪些?
11.几种末端类型热环境特点有哪些?
12.气候分区如何设计?
13.动静分区如何设计?
14.全年运行模式是什么样的?
15.辐射板和毛细管网比较有哪些区别?
16.住宅内的通风问题有哪些?
17.地下室系统该如何设计?
18.高大空间系统该如何设计?
19.地冷应用特点有哪些?
20.如何保障建筑气密性?
21.室内环境和建筑性能测试内容有哪些?
01、“五恒”技术涉及哪些专业知识?
02、适合人类的室内环境是怎样的?
人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参数刺激感受器,感受器向大脑发信号,大脑启动调节机制,开启身体器官工作。但如果器官接受的控制信号过多、过快就会发生紧张、疲劳甚至损伤情况。
热环境舒适就是正确调节室内环境数据减少身体消耗,提高舒适和健康水平。
03、热舒适条件有哪些内容?
1.热环境舒适评价标准
人类的热感觉主要与其全身热平衡有关,这种平衡不仅受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参数影响,还受人体活动和着装的影响,对这些参数估算或者测量后,人的整体热感觉可以通过计算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进行预测。
影响因素:
1)温度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和频率内的温度变化。
2)温度漂移:封闭空间内被动的单调、稳态和非循环的作业温度变化。
3)温度渐变:封闭空间内主动控制的单调、稳态和非循环的作业温度变化。
4)瞬变温度:由温度、湿度、人体活动或服装的阶跃变化引起的热状态突然变化。
2.PMV与PPD
(1)PMV: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根据人体热平均预计群体,对7个等级热感觉评价的平均值。
PMV可预计处于同样环境的一大群人的热感觉评价平均值。个体的评价值分散于这个平均值周围,可用于预测可能感觉不适的暖或冷的人数。
当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等于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时,人处于热平衡。
PMV与代谢率(身体状态)、服装热阻(穿衣多少)、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及空气湿度6个参数有关。
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热辐射。
(2)PPD:预计热环境不满意率
PPD是定量预测,感觉太冷或太热的热,不满意率的指数值,对于舒适标准来说,热不舒适是那些在7级热感觉量表中选择热、暖、凉或冷的人。
3.热环境舒适的局部评价
文章为《五恒与科技住宅100问》相关章节节选内容
参编单位:
柏思建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无锡桦擎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众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无锡生普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伯思创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品汇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黄琼琼
技术顾问:何森
参编人:陈昊、张哲、鲍凡、陈妙玥、沈文杰、陈浩、季艳萌、张家俊、潘晓福、胡永健、穆森、赵思佳(排名不分先后)
版权说明:本书版权归参编单位共同所有,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内容需得到上述单位的事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