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例逐渐增多,就有可能变成一种趋势。正如近来多位熟悉的代理商或是放弃了某些产品的代理权,或是在言语间透露出了对代理权的“微词”,曾几何时经销商们苦苦争夺的品牌或产品代理权,为何突然就没那么“香”了?
作为品牌方与分销商间的桥梁,代理商在市场中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市场的一片狼藉,以及高强度的内卷让很多人都感到不适。其中代理商正处在极为尴尬的境地之中,上有厂家制定的任务标准,下有分销商销售乏力导致库存量的增加。所以有代理商指出,现阶段的代理权犹如枷锁,导致其难以补充其他同类型的品牌,库存高压下的资金流转速度放缓也严重影响了公司发展的更多可能。
某区域流量型两联供品牌代理商透露,按照现有库存和2023年的提货指标总和,以每家分销渠道可以消化500万库存为基准进行折算,其需要在2023年开拓一倍以上数量的分销渠道商才能完全消化掉库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此外,近来也传出内陆某传统批发商濒临解散的消息,根据内部人士透露,其代理品牌过多、库存压力过大是核心原因。
非流量型品牌的代理商显然更加艰难。一位代理商表示:“倒挂销售可以快速消化库存,依靠后台返点尚可保障有利润。如果继续按照往年的提货价,计算贷款利息以及库存仓储等成本,甚至还要倒贴。”而雪上加霜的是,市场中不乏品牌仍在持续扩充代理商数量,以此来提升市场规模。这一动作加剧了同体系内代理商之间的竞争,时而也会产生矛盾冲突,该区域也已经出现因代理商之间矛盾而放弃代理权的案例。
厂商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博弈,这点在厂家与代理商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有代理商坦言,在库存消化到一定“水位”之前,即便厂家提出要求,也不会再提货,代理商也需要尽可能保障资金链的相对安全。此外,部分老牌代理商在经过长时间积累之后,也不再是纯粹的经销商身份,甚至有些已经开始向制造企业方向发展,行业中也不乏有经销商推出了自有品牌的辅材配件、控制系统等,因此部分代理商在资金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选择及时止损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往往更容易在市场的下行过程中暴露,如果没有2023年市场的高度内卷,代理权可能依旧是“香饽饽”。而在多重压力并举之下,代理商需要的是减负,虽然放弃代理权无异于“割肉”,会带来阵痛,但相比于生存,短时的阵痛也并非难以接受。